- 王兆国;王玉宝;周杰;邓海顺;
为解决目前煤厂人工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及煤粉尘对工人健康危害严重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立柱式工业机器人。该机器人由立柱回转横臂平移机构、吊装机构、机械抓手等部分组成。对吊装机构中链条末端在横臂的固定位置进行设计计算,利用Workbench和ADAMS软件分别完成对结构的静力学和运动学分析。试验表明,该机器人能够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2025年03期 v.46;No.445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3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靳明智;
防爆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电气控制箱工作在高温、潮湿、粉尘等恶劣环境下,其可靠性变得尤为重要。介绍了防爆电动车电气控制箱的生态结构,提出一种多模态下的电气控制箱测试系统,通过信号模拟、仿真测试、驱动搭建、融合智能化检测手段,实现电气控制箱功能前置测试、出厂性能与功能型式试验,电气控制箱检验时间缩减了约30%,现场应用电气故障率降低了约20%。
2025年03期 v.46;No.445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9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小坡;刘小虎;严理斌;王惠风;秦宾宾;杨勇;
煤矿安全高效回采往往伴随工作面接替紧张问题,矿区巷道快速掘进,尤其是煤巷高效掘进能较好地缓解。针对内蒙古自治区东胜煤田新街台格庙矿区进行煤矿快速掘进研究。首先针对矿区工程地质条件,从地质条件、巷道断面、巷道掘进设备选型、巷道支护工艺及施工劳动组织等方面分析影响巷道快速掘进原因;其次,依托矿区地质条件优选EJM540/4-2型掘锚一体机+MZHB5-1500/25型煤矿用锚杆转载机+DZQ100/100/45型煤矿用带式转载机+DWZY1000/1200型带式输送机自移机尾配套组成的掘进设备方案;细化分析了超前钻探、截割系统、临时防护、机载支护系统、物料运输系统、行走系统、工作面除尘系统的设备参数;最后,结合矿区煤巷围岩条件与掘进设备参数优化支护设计,从而实现巷道快速掘进。研究成果为类似地层巷道快速施工提供了技术参考。
2025年03期 v.46;No.445 9-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冀鹏飞;
提出了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矿井图像测试系统。该系统利用高速PCIe接口,实现了对矿井环境中图像数据的快速采集和传输。设计采用先进的图像处理算法,实现对矿井场景的实时分析和监测。此外,系统通过优化的硬件架构和并行计算,提高了测试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高效地获取并处理矿井图像数据,为矿业安全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
2025年03期 v.46;No.445 14-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雄飞;王亮;程骏;
结合大采高综放工作面顶底板条件,采用3种计算方法确定液压支架支护强度。通过力学分析、周边矿井调研,小纪汗煤矿确定选用ZFY21000/30/55D两柱掩护式放顶煤液压支架。通过提高立柱抗冲击性、增大平衡千斤顶受力,该支架可有效支护工作面顶板、防止煤壁片帮,在小纪汗煤矿取得良好的使用效果。
2025年03期 v.46;No.445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2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焦宏章;
针对现有开槽机的不足,设计了一种曲柄摇臂式开槽机械臂,应用动力学仿真软件MSC.ADAMS建立了其动力学仿真模型,获得了主臂最大速度为11.75°/s、最大转矩为136.97 kN·m,变幅油缸最大推进速度为71.65 mm/s、最大推力为204.2 kN,得到了机械臂关键铰接点的受力响应,据此完成了主臂驱动减速器、变幅油缸、关键联接销轴的设计和选型。
2025年03期 v.46;No.445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小平;岳东;史根军;张建强;张如意;
针对超前液压支架随工作面的开采向前移动过程中易发生倾斜、倒架等安全事故,在分析、调研的基础上,设计研发了一种超前液压支架辅助自移装置。该辅助自移装置可以有效避免超前液压支架在移动过程中的倾斜、倒架,解决现有超前液压支架移架过程中人工干预多、劳动强度大、易发生安全事故等问题,有效提高工作面超前支护安全和工作效率、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2025年03期 v.46;No.445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军;鲁凤;杨杰;索俊杰;
链轮轴组布置在刮板输送机机头和机尾,撑起整副刮板链,是最重要、最精密的部件之一,因此在刮板输送机出厂之前需要对链轮轴组进行试运转试验和监测。现有的轴组试验监测方式的操作方法落后,无法定点监测,测量数据误差大,效率低,不能满足实际产能需求。因此需要研发新型的链轮轴组自动化监测试验台,将待监测链轮轴组安装到位后,通过数控中心实现链轮轴组自动启停、正反转,运用传感器自动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测量链轮轴组固定点位的温度、压力、转速等参数,提高链轮轴组的试验精度和效率,实现链轮轴组自动化监测、数据自动保存。
2025年03期 v.46;No.445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东宝;
为了解决国产掘进装备传统临时支护存在顶板适应性差、自动化程度低的问题,创新开发了一套结构合理、维护方便、功能齐全的前探式临时支护系统。介绍了其结构、设计特点和设计参数。该系统应用于黄陵二号煤矿快速掘进系统中,试验结果表明,与原有临时支护相比,系统可靠性高、维护量小,将掘锚一体机临时支护空顶距由1~1.2 m减至0.4 m,提高了掘锚一体机锚钻作业的安全性,同时实现了锚网输送由人工传递向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技术跨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25年03期 v.46;No.445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骏;
针对软岩顶底板的巷道条件,研发了ZQ13000/26/42D型双四连杆单通道超前液压支架。该支架采用整体式顶梁和底座、双四连杆稳定机构,可以提高支架稳定性,改善作业环境;考虑超前段巷道断面中间挠度大于两侧,将液压支架布置在巷道中央,可以为巷道顶部提供可靠支撑。
2025年03期 v.46;No.445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勇华;
由于综采工作面的作业环境较为复杂和恶劣,使得液压支架的直线度经常发生偏移,进而影响到液压支架直线度控制效果。对此,提出了综采工作面液压支架直线度控制技术。基于采集的运行数据,分析液压支架的形态位置,确定位置特征点,通过计算液压支架的运行阻力得到液压支架直线度表征曲线。基于此,计算液压支架结构中的活塞位移量及末端位移量,由此计算液压支架直线度误差值,再计算相应的误差补偿值。通过计算多个直线度控制器的控制参数,设计液压支架直线度控制器函数,实现对液压支架直线度的有效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控制技术在控制液压支架直线度后的能耗值为1 200.42 W,控制性能较好。
2025年03期 v.46;No.445 37-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3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冯彦军;刘茂福;
为了提高煤矿带式输送机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VM)的超载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工业相机拍摄带式输送机照片,通过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和径向基函数核支持向量机(RBF-SVM)模型构建,实现了对超载状态的准确识别。在某煤矿现场进行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在正常环境、光照干扰环境和粉尘干扰环境下的检测成功率分别为93.5%、86.5%和81.5%。由此证明该系统能够有效识别带式输送机的超载状态,为煤矿安全生产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相关成果可为煤矿开采自动化及煤矿安全监测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2025年03期 v.46;No.445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岗永;
针对某型多臂锚杆钻车液压系统流量大、整机空间分散的特点,设计一种主副开式液压油箱,分析了主副开式油箱的结构特点,动力源连通管路最大吸油流速小于1 m/s。搭建动力源吸油压力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动力源吸油压力小于0.02 MPa,满足柱塞泵对吸油压力的要求。设备现场使用表明,主副开式液压油箱布置灵活,可有效利用设备分散的空间,液压泵吸油正常,液压系统稳定可靠。
2025年03期 v.46;No.445 4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9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侯树宏;余行贤;梁军;孟祥涛;范治豪;陈芳;
为针对性地治理枣泉煤矿13/14辅运大巷粉尘问题,结合现场采样与数值模拟的方式对辅运大巷内部粉尘浓度、粒径与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大巷内粉尘浓度随巷道深入基本呈上升趋势,在巷道底部有粉尘沉积现象,整体浓度已超过安全生产范围。通过比对喷雾流量、雾粒粒径、喷雾射程等参数,优选适合辅运大巷现场情况的喷嘴。结合辅运大巷智能喷雾系统的现场测试表明,选择PZ2型喷嘴具有更优秀的除尘效果。根据喷雾设备下风侧30 m处粉尘浓度测试结果,除尘效率达到90%以上,辅运大巷作业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2025年03期 v.46;No.445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6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谢赛;
为解决矿用电磁先导阀检测过程自动化水平低、检验数据无法追溯、与自动化装配生产线节拍无法匹配的问题,对电磁先导阀检测工艺进行研究及优化,提出了矿用电磁先导阀自动在线检测工艺流程,设计了一套包含机器人自动上下料、多工位全自动检测、残留检测液体自动干燥及检测数据实时采集等组成的装备。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装备实现了电磁先导阀在线自动检测,与装配生产线实现无缝衔接,减少操作人员2名,实现了检测质量的可视化,提升了产品的生产效率。
2025年03期 v.46;No.445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2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鹏;殷培东;魏兆恒;韩心党;杨闯;涂佳明;
针对煤矿井上储煤场存煤量难以精准测量的难题,研究一种轨道式煤矿机器人储煤场存煤量精准测量技术,及时获得煤仓内煤位信息为煤矿生产调度提供可靠依据,同时避免出现满仓事故。首先在储煤场内搭建U形轨道,利用轨道式机器人搭载激光扫描仪沿轨道巡检建立移动式测量系统;其次激光扫描仪扫描获得储煤场内煤堆的点云数据并上传至上位机;最后上位机依据点云数据及机器人位置信息对煤堆进行三维建模,最终获得各位置煤位高度信息及整仓煤量数据。实验测试结果表明:距离8 m时,体积测量精度为±12%;距离15 m时,体积测量精度为±8%,可以满足应用现场的实际需求。
2025年03期 v.46;No.445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晓力;
针对我国薄煤层资源的开采情况及相关装备现状,结合薄煤层开采工艺,介绍了薄煤层梭车的技术参数、转向机构及远程控制卷缆装置等技术,并介绍了该机型在国内矿区的推广应用情况。
2025年03期 v.46;No.445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强;
掘锚机滚筒在遇到坚硬岩石时,其截齿座会发生磨损甚至整体断裂。掘锚机滚筒的截齿座发生孔口磨损变形后,截齿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再自由转动,截齿会发生单侧面截割情况,这样会导致截齿局部的熔覆合金或合金头快速磨损而损坏,降低使用寿命。损坏的截齿座在修复过程中,抓取截齿座时需要准确找到截齿座圆孔中心,使得机器人手臂可以准确抓取,但由于损坏截齿座的形状复杂,圆心识别难度大,识别精度低。因此开发了基于Segment Anything深度学习模型的中心识别算法,实现了复杂形状截齿座的高精度中心识别及分类。开发了平面拟合算法及坐标转换算法,实现了精确的圆孔中心识别定位。识别精度达到了1.7 mm,抓取成功率100%,实现了准确的截齿座中心定位抓取。
2025年03期 v.46;No.445 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明川;程骏;叶波;
分析了隔离布充填支架不同类型后部隔离装置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后部隔离装置,尾梁对充填区域具有持续支护能力,并通过变截面设计提高了支护能力,隔离装置通过连接杆间接铰接在顶梁上。针对隔离装置姿态调整复杂的问题,设置了上伸缩梁来增强隔离装置与顶板和尾梁之间的密封效果。
2025年03期 v.46;No.445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3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卜闯;
在7.95~9.25 m超厚煤层开采过程中,3430采煤机主要靠φ4.3 m超大直径滚筒截割破岩,滚筒的破岩性能好坏直接决定了采煤机性能的优劣。利用离散单元法对超大直径滚筒破岩过程进行模拟,基于响应面实验设计,分析了滚筒在采高、牵引速度和转动速度3个关键截割参数下对截割载荷的影响规律;研究此3个关键截割参数对截割能耗的影响,通过实验设计对响应值进二次模型方差分析,得到滚筒截割能耗与关键截割参数之间影响的主次顺序和超大直径滚筒破岩参数的优化配置,为类似工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2025年03期 v.46;No.445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7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跃鹏;
以某工程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利用三维软件构建其抓举机械臂的三维模型,采用D-H参数法建立抓举机械臂的运动学模型,完成了机械臂执行端轨迹的运动学推导。然后依据机械臂正逆运动学及插值原理,模拟抓举机械臂作业的实际情况,对其执行端轨迹规划进行求解。为后续机械臂的轨迹优化提供了一定研究依据。
2025年03期 v.46;No.445 74-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鹏;
通过分析链条自动张紧控制技术在刮板输送机中的应用,结合理论推导、公式计算和受力分析,详细探讨了该技术对刮板输送机运行稳定性、能耗、磨损和安全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链条自动张紧控制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刮板输送机的运行效率,减少磨损,降低能耗,并提升运行安全性。该研究为刮板输送机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改进方向。
2025年03期 v.46;No.445 77-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5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文海;单磊;高毅仁;吴攀;莫嵘桓;
针对深部开采“三高一扰动”条件下煤矿易发生冲击诱导突出耦合灾害问题,提出了一种耦合灾害钻孔-切槽综合防治技术。基于致灾过程应力传递规律分析和MATLAB数值计算,确定了冲击诱导突出耦合灾害发生的本质原因。通过FLAC3D数值模拟方法依次开展了巷帮钻孔、底板切槽和钻孔-切槽综合防治3种技术治理效果研究。研究表明,钻孔-切槽综合防治技术可有效削弱巷道围岩与底板应力集中,达到防治冲击诱导突出耦合灾害的目的。
2025年03期 v.46;No.445 80-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清波;王忠民;陈婷;
建立弹性约束条件下双对称非均质变截面轴扭转屈曲力学模型,使用微元法并利用扭矩平衡关系推导了非均质变截面轴扭转屈曲微分方程。引入截面翘曲刚度变化系数、扭转刚度变化系数和截面回转半径变化系数等,使用微分求积法求解了轴扭转屈曲无量纲临界荷载。结果表明,微分求积法是求解轴扭转屈曲微分方程的有效方法,获得了两端简支均质等截面轴扭转屈曲无量纲临界荷载计算公式,分析了弹性约束刚度系数、截面翘曲刚度变化系数、扭转刚度比系数等对非均质变截面轴扭转屈曲无量纲临界荷载的影响。
2025年03期 v.46;No.445 86-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5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廷;
采用设计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DFMEA)方法,在设计阶段对卷电缆装置试验台的滑移系统进行潜在失效模式和潜在失效后果分析,介绍了试验台的结构、功能,并依据其结构和功能进行失效分析和风险分析,计算其RPN值。通过分析发现牵引销轴组件、轴承座组件的部分故障模式RPN值最高,为设计阶段的方案改进提供了参考。
2025年03期 v.46;No.445 90-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9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浩铭;陈祥;彭慧天;许长炜;刘飞;
喷雾降尘是矿井下主要的除尘方式之一,深入了解喷雾液滴与粉尘的碰撞规律,对实际喷雾降尘效率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从微观角度数值模拟了不同粒径和不同韦伯数条件下液滴与粉尘碰撞的动态过程。结果表明,韦伯数越大,液滴扩散速率变化越大。当韦伯数大于15.4时,粉尘能够迅速被完全包裹。当液滴尺寸大于12μm时,液滴可以完全包裹粉尘颗粒。为了验证模拟的可靠性,宏观角度上通过2个实验得出结论:当喷雾压力为7 MPa时,优质参数区间内的液滴所占比例最高,在优化后喷雾参数下呼吸性粉尘沉降效率可达85.6%。
2025年03期 v.46;No.445 93-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春青;韩国庆;魏大伟;胡开庚;袁志金;
针对矿区地质复杂、巷道日趋变形条件下现有带式输送机保护系统不能有效发挥作用的问题,提出建立煤矿带式输送机AI视频系统对其进行保护。通过对巡检机器人与AI视频监控系统的对比研究,发现AI视频监控系统可以兼具巡检机器人所含检测功能,能够对带式输送机进行实时监测,更加适应复杂多变的井下环境,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
2025年03期 v.46;No.445 98-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3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涛;孟岩;
大倾角煤层储量丰富、分布广泛,在大倾角条件下高效安全地进行煤矿生产作业对我国煤炭资源开采总量的提升有着积极影响。针对大倾角工作面采煤机的使用特点,从牵引力核算、大倾角防滑措施、采煤机传动润滑及滚筒装煤等多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大倾角采煤机关键技术,提升大倾角工作面采煤机的可靠性。
2025年03期 v.46;No.445 101-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3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立强;冯彦军;
针对传统煤矸识别方法效率低及准确率不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YOLOv5的煤矸识别系统。首先构建包含煤和矸图像的数据集,并进行尺寸归一化、数据增强等预处理;随后利用该数据集对YOLOv5模型进行训练和优化,以实现高精度的煤矸识别。现场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煤和矸的识别准确率分别达到97.3%和98.5%,能够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当煤、矸及背景之间颜色接近时,识别准确率会略微下降,因此实际使用时应注意调整该系统周围的背景色以避免干扰。该研究成果可为煤矿开采装备智能化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
2025年03期 v.46;No.445 185-1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9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程继明;李标;王青岗;陈建桥;
当前煤矿井下广泛应用的机电设备所配备的防爆型控制装置普遍面临体积庞大、重量过重及运算处理能力有限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煤矿智能化与高效化的发展。因此研究了基于嵌入式架构的矿用本质安全型控制装置,研制高速模拟量信号采集模块,并基于CoDeSys编程开发平台,开发与之适配的软件系统,确保控制装置在复杂多变的井下环境中能够稳定、可靠地运行,进一步推动了煤矿井下控制装置的轻量化与智能化发展。
2025年03期 v.46;No.445 188-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7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朱胜强;
针对带式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噪声影响监测系统准确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适应阈值小波变换的光纤音频降噪方法。通过小波变换对音频信号进行多尺度分解,利用自适应阈值算法对细节系数去噪,再通过逆小波变换重建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去除输送机运行中的环境和机械噪声,显著提高信号质量,为故障检测和状态监测提供了可靠支持。
2025年03期 v.46;No.445 192-1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腾飞;芦碧波;李小军;
由于井下环境复杂,低光照、人员遮挡、眩光等多种因素都会影响钻机检测精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钻机目标检测模型CAS-YOLOv8。为减少低光照因素干扰,设计了C2fGE结构,增强不同通道之间的信息融合;为解决人员遮挡问题,提出ADownCS模块,提高特征提取能力;对于眩光问题,在网络中增加混洗注意力;为减少环境中小目标对检测的干扰,依据钻机尺寸,去除特征图较小的检测头。试验结果表明,与原始YOLOv8相比,CAS-YOLOv8的mAP@0.5增加4.8%、参数量降低73.8%。
2025年03期 v.46;No.445 195-1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8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谷彬;刘清;
为提高煤矿综采工作面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对作业场景的监控能力,研究了工作面监控视频图像识别技术。首先构建工作面关键目标对象的自动检测识别和语义分割算法模型,完成工作面工况条件下设备、人员目标对象的自动检测识别和关键区域识别与动态划分;然后利用监控视频图像识别结果,融合综采控制工艺设计,实现工作面自主跟机视频智能监控和工作面液压支架区域人员目标智能感知及动态监测;最后集成于矿井综采工作面智能视频监控系统中进行应用,使用效果良好,可满足实际生产的可视化视频智能监控需求。
2025年03期 v.46;No.445 198-2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9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袁成健;田莹;贾安昊;范春永;周锋;
研究爆炸载荷作用下纯水支架的稳定性对降低井下爆炸危害,保障人员和工作面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井下安全生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LS-DYNA仿真模拟了不同爆炸位置和爆炸当量下爆炸载荷对纯水支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受力的液压支架应力、变形主要集中在顶梁和立柱且较为稳定,而在爆炸冲击下,距离爆炸点较近的部分区域应力、变形快速增加;随着爆炸当量的增加,液压支架的稳定性逐渐下降;位置与当量相同时,侧面爆炸造成的应力、变形最大,对液压支架的稳定性影响最大,而其他2个方向的爆炸造成的影响大致相当。
2025年03期 v.46;No.445 202-2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7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黎黎;李合菊;
基于煤矿企业和煤矿设备在自动化、智能化、数据化方面的发展趋势,搭建了大数据整体架构,构建了适合大数据平台的模型映射和数据传递模式。基于大数据设计了采煤机运行状态监测系统、数据采集系统、端数据源及上级监管端。根据实时监测和采集的采煤机液压部、截割部、牵引部和变频部关键参数数据,可以准确、直观地对采煤机重要关键部件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及评估,从而更好地指导维修和及时处理故障,保证采煤机稳定、安全、高效的运行。
2025年03期 v.46;No.445 208-2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4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国鹏;
煤矿救援工作一直被视为一项危险的任务。爆炸发生后,当救援人员在没有环境条件感知的情况下进入巷道时,随时面临着再次发生爆炸的风险,因此通过无线传感器对矿井环境中有毒气体进行远程检测。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自适应煤矿救援机器人,由带有监测功能的传感器和控制机构组成,通过可靠的无线通信实时传输监测到的环境数据。该救援机器人可以引导救援人员在远程规划救援行动,减少煤矿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进行高效的救援行动。
2025年03期 v.46;No.445 212-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9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阳;
介绍了准能集团为确保铁路行车安全而采用的偏载检测系统。该系统利用工业视频系统与算法检测偏载情况,并引入AI智能检测技术以提高监测的准确性。该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传输、AI数据中心和用户显示四部分,通过提取特征点、建立约束方程和多次计算修正,得出准确数据用以判断是否出现装车偏载情况,还能采集车辆特征信息进行定位和复检。该系统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率。
2025年03期 v.46;No.445 216-2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7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成伟;陈冬方;
针对综采工作面设备数据传输,研究了一种采用对象存储技术的综采工作面数据自动传输和存储的方法。分析了综采工作面设备数据类型,提出一种基于CDH平台的煤矿数据中心架构,应用对象存储技术、数据采集工具和大数据平台实现海量数据的存储。通过对综采数据传输通道的研究,利用对象存储技术、周期性自动化数据下载及海量文件传输方式建立了综采工作面数据自动传输策略。应用该方法进行井下数据传输试验,实现了综采工作面数据自动化传输和储存,相比人工数据采集、传输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为矿井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了有效路线。
2025年03期 v.46;No.445 219-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7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