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邵俊杰;张幼振;李旭涛;王昊;
煤矿用巷道清理机器人作为巷道修复机的电控化升级,可通过遥控器控制完成煤矿巷道修复施工。通过分析巷道修复清理作业的功能需求,对清理机器人的液压系统进行了研究。由于清理机器人动作较多,且履带底盘及工作装置相对独立,采用2组阀组并联结构,并对各回路进行设计。设计的液压系统可对清理机器人流量及压力进行调节,以满足不同工作属具的流量及压力要求。使用AMESim软件对清理机器人的液压系统进行仿真,对各回路的流量及控制电流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合适的PID参数值,提高了液压调试的效率。
2025年09期 v.46;No.451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任满翊;肖卓挺;任伟;
矿用铠装护套连接器作为井下电气设备的关键连接组件,其绝缘性能、等效直流阻抗直接影响电气系统的稳定性。针对传统检测手段效率低、精度不足及无法实时监测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自动化技术的矿用铠装护套连接器检测装置。该装置通过集成数字式绝缘耐压仪、高精度电阻检测仪、自动切换机构、工控一体机及其软件控制实现了对连接器铠装层与线芯绝缘电阻、线芯等效电阻的自动实时检测,并给出合格性判定。实验表明,该装置检测精度达1‰,检测过程无人参与可使单件检测时间缩短至2.5 min,并可对检测数据进行保存、分析与质量追溯,显著提升了检测效率与可靠性,为煤矿连接器生产降本增效提供了技术保障。
2025年09期 v.46;No.451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戬;任玉琦;郝国栋;
针对洗煤厂传统煤炭筛分过程中效率低、成本高和安全性差等问题,通过集成计算机、传感器和自动控制技术,设计了一种基于PLC控制的煤炭自动筛分系统。该系统由检测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和分拣系统组成,检测系统通过传感器测量煤块体积,获取准确的数据;自动控制系统通过PLC接收数据并发出指令,实现自动化控制;分拣系统通过执行指令,确保煤块按标准分类。研究显示,该系统能提高筛选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减轻劳动强度,并提高作业安全性,对于煤炭行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5年09期 v.46;No.451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左岗永;
传统锚杆钻机存在集成化程度低、管路连接复杂、钻孔自动化程度低、操作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针对锚杆支护全流程,研制了一种集成化锚杆钻机,采用倍增机构、2级进给,体积小,进给行程大;控制系统采用液压集成阀组,简化了液压管路,实现了钻机的姿态调整和自动钻孔功能。钻机在神东矿区使用表明,锚杆钻机集成化程度高、性能稳定,自动钻孔功能使用方便,1人可同时操作2或3台钻机进行自动钻孔作业,实现了减人增效,锚护效率提高20%以上。
2025年09期 v.46;No.451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刘凯;
分析了采煤机发展注脂润滑技术的必要性,研究了集中注脂装置的驱动控制、注脂量分配技术,完成了集中注脂装置的结构设计,得到了集中注脂装置的技术参数。同时,通过多传感器状态监测开发了自动集中注脂控制系统。该技术在采煤机得到成功应用,提升了采煤机的智能化水平,提高了采煤机的整体可靠性、安全性,具有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2025年09期 v.46;No.451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佳佳;
我国能源结构决定了煤炭的主导地位。目前煤矿开采主要采用定向钻进技术进行探放水及瓦斯抽采,搭载无线随钻测量(MWD)系统的定向钻进技术是高效、便捷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长钻孔施工中,由于电池容量的限制使得MWD仪器均存在续航时间短的缺点。基于能量转换的原理,研制了一种狭小空间内持续性发电机,将钻孔施工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即振动能量收集起来给电池供电。测试与应用结果表明,该发电机在钻机振动时产生电压及电流,可实现钻孔无线MWD仪器的供电,可有效提高钻孔施工的效率。
2025年09期 v.46;No.451 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曾庆辉;刘智;杜雷;姚克;张凯;阚志涛;
针对在碎软煤层中进行钻孔施工存在人工清理钻渣劳动量大、效率低、钻场空气污染严重等问题,研制了适用于碎软煤层钻孔施工的钻渣转运除尘车。介绍了钻渣转运除尘车方案制定,叙述了钻渣转运单元、除尘单元的设计过程,简述了钻渣转运除尘车的工作流程。现场工业性试验过程中,钻渣转运除尘车累计转运钻渣约1 700 m~3,钻渣转运能力强,转运效率高,除尘单元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满足了碎软煤层钻孔施工过程中钻渣转运及孔口除尘的使用需求。
2025年09期 v.46;No.451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梁芮;
为解决煤矿开采辅助运输环节存在的效率低和安全风险大的问题,开展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煤矿开采辅助运输机械运行系统设计及性能测试。该系统由实时监测模块、智能分析模块、自动控制模块及智能操控界面模块组成,实现对煤矿开采辅助运输设备的实时监控。测试表明,该系统可对常见设备实现故障及时响应和准确判断,显著改善煤矿开采辅助运输现状。
2025年09期 v.46;No.451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刚;
针对煤矿瓦斯抽采钻孔施工中存在的喷孔现象及安全隐患,提出了一种具备自动防喷功能的一体式钻孔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该机器人由履带车体、三自由度主机、钻杆箱、防爆六轴串联机械手、自动防喷系统和主控制器等核心部件组成,能够实现全自动钻进与智能化防喷控制。详细阐述了机器人的系统组成、关键部件设计以及工作原理,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显示,与传统人工钻孔相比,该机器人的钻孔效率与防喷效果显著提高,为煤矿瓦斯抽采钻孔施工提供了一种新的安全、高效解决方案。
2025年09期 v.46;No.451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常宇;
现有残存瓦斯量测定装置依赖真空泵进行脱气,而后采集残存瓦斯送入玻璃量管进行计量。真空泵不仅体积大、重量重,而且运行噪声大。设计采用新的活塞式脱气结构代替原有的真空泵脱气系统,不仅体积小、重量轻,而且运行安静稳定。采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配合光栅尺精确测定活塞移动距离,进而计算气体体积,免除玻璃量管人工读数,实现了气体体积的准确测量。该测定装置能自动测定煤样中的残存瓦斯,避免人工错误,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25年09期 v.46;No.451 36-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续鹏飞;李定启;
随着我国煤矿开采深度和地应力的增加,松软煤层瓦斯抽采的难度不断增加。为了解决松软煤层瓦斯抽采钻孔易塌孔、易漏气、易失效及有效周期短等问题,研制了以钻孔修复作业机和自旋钻进-射流冲孔一体协同修复装置为核心的堵孔-漏气一体修复装备,并采用该装备对寺河煤矿二号井钻孔浓度低于20%的失效钻孔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钻孔进行修复作业后,试验钻孔平均瓦斯抽采浓度由12%提高至32%;对比钻孔平均有效抽采周期20~30 d,修复后有效抽采周期延长了1倍;对比钻孔平均纯流量0.015 m~3/min,试验钻孔平均纯流量0.06 m~3/min,提高至4倍。
2025年09期 v.46;No.451 39-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幼振;路前海;李旭涛;李旺年;刘智;
针对煤矿井下狭窄空间(平均高度小于3 m,宽度小于5 m)内巷道清理机器人定位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一种融合激光追踪测量与混合优化算法的关节误差补偿方法。通过改进型Denavit-Hartenberg(MDH)运动学模型,引入激光跟踪仪标定的关节间隙补偿项,构建含间隙正则项的混合粒子群-拟牛顿优化(HPSO-QN)逆解算法,实现全局搜索与局部优化的协同求解。仿真结果表明,补偿后机械臂工作空间拓展率分别为1.7%、0.8%、1.6%,蒙特卡洛模拟验证其安全作业边界精度提升显著。现场试验表明,所提方法使末端定位误差从74~126 mm降低至35~45 mm,误差补偿率50%~64.3%,重复定位精度标准差控制在±60 mm以内,满足井下防碰撞要求。研究成果提升了巷道清理机器人的自主化作业的定位精度。
2025年09期 v.46;No.451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允俨;
针对掘进机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定位与远程智能截割控制挑战,提出多传感器融合解决方案。在自主定位上,融合捷联惯导与双目视觉信息,采用多状态约束卡尔曼滤波框架(MSCKF)处理数据,克服单一传感器不足,降低系统状态维数和计算消耗,实现高精度定位。在远程智能截割控制上,构建包含远程控制、断面成形截割控制和分布式数据交互等模块的控制系统,通过井下主控系统精准控制掘进机动作,利用截割轨迹在线监测技术实现超视距巷道截割。同时,优化远程控制通信方式、数据传输和上位机软件,确保数据传输实时可靠。该方案提升了掘进机作业效率和安全性,为其他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定位与远程智能控制提供参考。
2025年09期 v.46;No.451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3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宋俊;李少宁;刘伟雄;刘万里;赵媛;吴周森;胡柯羽;王砚泽;乔金鹏;
滚筒筛因其机械稳定性好、处理量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煤炭洗选、煤系固废资源化处置等,然而目前对其内部空间煤炭颗粒的离析机制尚不清晰,缺乏有效理论调控指导。研究了滚筒筛筛分过程中复杂粒级煤炭颗粒运动行为,揭示了滚筒筛关键运动参数(转速、倾角)与物料特性(粒度比、粒级数)对复杂粒级煤炭空间分布特性与离析程度的影响规律,为滚筒筛分装备设计与选型提供了理论支撑。
2025年09期 v.46;No.451 52-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文杰;史志远;
针对目前矿用防爆柴油机进气系统使用的平板阻火器存在着进气阻力大、通气效率低、动力损失大、排放性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进气波纹阻火器。通过台架试验,证明该波纹阻火器可以有效提高矿用柴油机的通气量和通气效率、提升矿用柴油机的动力性能,额定功率增加3.8%,最大扭矩增加5.5%,改善排放性能,CO降低12.5%,烟度降低14.2%。
2025年09期 v.46;No.451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振全;刘方健;陈国庆;王松;许圣东;
为提高综掘面长压短抽除尘系统使用效果,以田陈煤矿713_下28综掘面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得到综掘面不同控尘风量下粉尘运移分布规律,随控尘风量增加,粉尘扩散的范围减小,基于粉尘分布特征建立控尘效果量化指标,当控尘风量达到350 m~3/min后,控尘效果提升50%以上;其次,采用相似试验方法测试不同控尘风量下模拟巷道内粉尘浓度分布,测试结果表明,当控尘风量达到350 m~3/min后,不同测点位置的粉尘浓度极大程度减小,当控尘风量达到450 m~3/min后,巷道内粉尘浓度最低,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将450 m~3/min的控尘风量应用于现场,司机处、司机后、除尘器后等各位置除尘效果均得到提高,以司机处提高67%最高。
2025年09期 v.46;No.451 62-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志阳;
针对大功率自动定向钻机市场使用情况及新的需求,在第一代自动定向钻机基础上升级了新功能。首先,介绍了钻机及泵车构成、设备参数和主要功能;然后,对试验地点地层信息、钻场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论述了设备的配套钻具组合及施工工艺;最后,在淮南张集煤矿1223(3)轨顺钻场进行了5个钻孔的施工,累计进尺2 874 m,最大孔深达到639 m。试验表明,大功率定向钻机自动化程度高、设备故障率低、人机交互性好且有效实现了井下减人增效的目标,为大直径钻孔治理瓦斯提供技术支撑。
2025年09期 v.46;No.451 66-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千喜;陈春玲;宰鹏辉;袁瑞甫;
磨料水射流具有切割能力强、实施工艺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清洗、除锈、抛光、金属与非金属材料的切割、水力冲孔增加煤层渗透性和石油钻探等领域。然而,高压砂浆泵加压后产生的浆液磨料水射流会对过流部件造成磨损,尤其是对喷头会造成严重的冲蚀磨损。针对浆液磨料水射流对喷头的冲蚀磨损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冲蚀磨损试验、超景深电子显微镜观测分析等方法,对喷头的冲蚀磨损特性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喷头的冲蚀磨损规律。为浆液磨料水射流的参数优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5年09期 v.46;No.451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彦宇;
针对传统钻杆接头螺纹检验方法存在的测量效率低、精度不足及依赖人工操作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光谱共焦原理的大锥度内螺纹轮廓扫描测量方法。通过构建螺纹轴线空间定位模型,采用4条母线扫描法确定螺纹轴线位置,结合坐标变换重构轴截面轮廓。利用光谱共焦传感器采集螺纹轮廓数据,开发基于螺纹曲线数学模型匹配的去噪算法,剔除异常数据点,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去噪后的数据进行拟合,实现螺纹参数的高精度计算。实验验证表明,该测量系统对REG2 7/8螺纹的重复测量精度小于0.01 mm,与接触式螺纹测量机相比,测量精度达到±0.02 mm。该研究解决了企业实现参数化、自动化检测钻杆接头螺纹参数的需求,为钻杆接头智能化生产提供了可靠的质量数据源,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25年09期 v.46;No.451 74-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保山;
针对某型斜盘式轴向柱塞泵在不同吸油压力及转速下的流动性能表现,运用计算流体力学仿真技术,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与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在恒定的吸油压力下,柱塞泵转速的提升会引发出口流量振荡幅度的显著增强,并伴随吸油能力的逐步衰退;当吸油压力增大时,泵的容积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当压力超过0.5 MPa以后,容积效率的增长幅度趋于平缓。此外,吸油压力的升高还能使泵的流量脉动率有所降低。综上所述,在适当提高泵的吸油压力后,可以有效改善柱塞泵的流量特性。
2025年09期 v.46;No.451 80-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云川;
目前,矿用自动钻机的传统培训手段效率低、代入感差,有时还会由误操作导致钻机故障和人员安全风险,培训效果不理想。为寻求一种更安全、高效的培训解决方案,以ZYWL-4000SY煤矿用双履带全液压钻机为原型,研发了基于虚拟现实(VR)技术的矿用自动钻机操作培训系统。该系统构建了实时互动的虚拟课堂,采用专家引导、学员参与的形式,共同探讨问题、分享经验。测试结果表明,引入该系统后,培训平均时长缩短了24.2%,显著提高了培训效率;技术支持率和设备故障率分别减少了43.3%和42.8%,显著提升了学员对操作流程的掌握和故障处理能力。
2025年09期 v.46;No.451 199-2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徐世国;杨茂林;杜平;李峰;
当前常用的履带式勘探钻机电控系统具有控制参数显示不直观、管线多、施工效率低及安全风险高的缺陷。采用PLC技术、现场总线技术和传感器技术,研发了一种新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设计合理、稳定可靠,可实现钻机各模块的数据传输(绞车、自动送钻、转盘、钻速、转速及泥浆泵)和故障监控,优化控制和监测整个钻进过程,便于动态、精确地自动控制钻进过程。
2025年09期 v.46;No.451 203-2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郭琎;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是煤矿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目前,在大多数综采工作面中智能化水平比较低,存在着人工开采风险,并且掘进机的问题比较突出。因此,提高掘进工作面智能化显得尤为重要。以掘进机为研究对象,对其在井下复杂环境下的掘进位姿定位问题进行了研究,采用单目视觉与磁场定位相结合的技术实现了井下掘进机的精确定位,提高了煤矿综采工作面的智能化程度,降低了井下安全风险。
2025年09期 v.46;No.451 207-2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诺;李向东;赵诺善;
针对当前煤矿视频AI分析系统开发场景种类繁多且不能自适应调整算法模型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改进VGG自适应多模型的煤矿视频AI分析系统。通过建立视频AI分析、学习和识别3种基础算法模型,采用自适应模型镜像技术,该系统可设置不同场景,通过学习训练可完成某一种固定场景的模型发布,完成由单一模型向多模型算法的克隆。该系统为矿井多场景视频AI识别提供了一种新的、可靠的技术手段,简化了应用场景算法的开发流程,实现了视频AI快速部署和应用,从而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2025年09期 v.46;No.451 211-2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金豪;何青松;
针对现有分站由于时钟误差大、数据传输延迟大、网络容易堵塞等原因造成通信中断问题,研究一种矿用可确定性传输分站。通过对分站进行精密时钟同步、带宽预留、路径备份、数据复制与消除等技术进行研究,解决了分站通信容易出现故障的问题。试验数据表明:该分站同步时间误差由原来的秒级提升到纳秒级;带宽预留可实现在100~800 Mb/s范围内任意带宽划分,不同类型数据之间相互无干扰;路径备份等功能可实现路径切换时数据零丢包。该分站可以有效解决工业网数据拥堵、延时大、带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保证了分站稳定运行。
2025年09期 v.46;No.451 218-2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3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蔺兑波;
煤矿钻孔质量检测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传统的钻孔缺陷检测方法主要依赖图像识别技术,通过人工观察或图像处理算法来判断钻孔是否存在变形或裂缝,人工干预较多,识别精度受光照和环境干扰影响较大,导致检测结果误差。因此,提出了基于激光雷达(LiDAR)三维点云数据的煤矿钻孔缺陷检测方法。该方法对高精度LiDAR扫描煤矿钻孔后产生的三维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从而对钻孔变形缺陷和孔内裂缝缺陷进行检测判定。该方法能监测煤矿钻孔的变形和裂缝分割,针对监测结果作出相应的措施,提高煤矿巷道掘进和回采工作面两巷冲击的安全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复杂矿井环境下表现出较高的精度和可靠性,相较于传统人工检测和图像识别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该方法不仅能提高煤矿钻孔质量检测的准确性,还能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提供更为精确的技术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025年09期 v.46;No.451 222-2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陈文昱;张伟;侯桂圆;陈安碧;
针对矿井换电场景中目标检测模型准确性不足的问题,全自动换电机器人使用改进后的YOLOv5s模型进行检测,引入FasterNetBlock模块,大幅减少了模型参数,进一步提升了计算速率。基于机器视觉技术,通过视觉识别算法实现对电池的自主识别、定位和抓取。车载电池移动到换电机器人工作范围内,通过双目相机实时获取定位孔的精准定位信息,从而使桁架抓手有效动作以实现自主换电。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抗干扰能力,与其他同类模型对比具有更高的检测准确率。
2025年09期 v.46;No.451 227-2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兴文;赵健博;段博鹏;郭忠兵;杨静;
针对当前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变频器通信总线易受干扰、进而引发控制连接稳定性不足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网络型Powerlink协议的变频器通信方法。通过设计通信协议栈和数据处理流程,使工控机能够高效、准确地接收来自变频器的状态信息并发送控制指令,实现了对采煤机运行状态的精确监控和实时调节。为了验证该方法的实际效果,进行了一系列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的通信方式,采用网络型Powerlink协议的变频器通信方式不仅显著提高了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准确性,还有效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即使在复杂多变的煤矿井下环境中也能保持通信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了由通信故障导致的生产中断风险。为解决综采工作面采煤机通信总线干扰问题提供了一种新颖且有效的技术途径,有望在未来的煤矿自动化、智能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5年09期 v.46;No.451 231-2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小燕;
提出了一种矿用捷联惯导系统现场快速自标定方法,设计了自标定转位机构,通过摆放不同的位置,对不同位置的惯导输出信息采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椭球拟合方法进行拟合来实现系统参数的无转台自标定,以避免捷联惯导系统的耗时长、过程复杂的标定过程。
2025年09期 v.46;No.451 237-2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2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马雄;
井下巷道瓦斯浓度检测是煤矿安全生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决策树算法的自组网井下巷道瓦斯浓度检测方法。针对井下巷道复杂多变的环境,构建瓦斯浓度检测自组网。以此为基础,在传统决策树算法中嵌入瓦斯浓度数据缺失值处理环节和瓦斯浓度数据主要特征筛选环节,应用改进决策树算法构建瓦斯浓度预测模型,获取最终瓦斯浓度检测结果。选取适当的瓦斯传感器,并进行配置和部署;训练改进决策树算法以确定决策树数量最优取值,进行瓦斯浓度对比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瓦斯浓度数据传输速率最大达到了2.78 MB/s,瓦斯浓度检测结果与实际瓦斯浓度一致,充分证实了该方法的准确性。
2025年09期 v.46;No.451 240-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0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阳;刘帅;陈凯;贾承钢;徐鹏;
为打破掘进机信息孤岛的现象,实现接口的开放、数据的交互和共享,提出了一种基于矿鸿操作系统的掘进机智能控制系统。设计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现场监控子系统、井下远程监控子系统和地面远程监控子系统。基于国产瑞芯微芯片和矿鸿操作系统开发了矿鸿转换模组、矿鸿通信基站、矿鸿工控机3种关键矿鸿设备。该系统可实现对掘进机工况的实时远程监测和控制,提高掘进工作面智能化程度,提升生产效率。
2025年09期 v.46;No.451 245-2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